远红外线自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一直未停止。特别是从1970年代以来,对远红外线的在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更深入,发现其基本功能是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运送养料(包括营养物质和氧气)以及排泄废物(包括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所以微循环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因远红外线与其他不可见光一样,虽然存在,可以通过热效应、红外成像感知它,但犹如“隐身”侠一样,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很多人怀疑其存在及效果。那远红外线到底是什么?人体为什么能吸收远红外线呢?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远红外线是什么?
红外线是指波长在0.76-1000 微米的电磁波。电磁波波谱的波长由短至长依次排列为:y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毫米波、微波、无线电波等。
医学上把波长在2.5微米以上的红外线称之为远红外线。介于6~14微米的远红外线与人体辐射相匹配,能产生温热效应,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被称为“生命之光”。
当远红外线照射到物体上时,可以使其分子产生振动,进而产生热效应。这种热效应可以使物体自身的温度升高,从而实现对生物体的加热作用。此外,远红外线还可以穿透人体皮肤,对人体的微循环系统产生影响。
远红外线为什么会被人体吸收?
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的原因主要在于其波长和人体的自然频率相近,以及人体皮肤中的水分对远红外线有良好的吸收性。
人体的温度会在皮肤表面产生一定的远红外辐射,这种辐射的波长大约在3-15微米的范围内,与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0.76-1000微米)相匹配。因此,人体可以自然地吸收和发射远红外线。
此外,人体皮肤中的水分对远红外线有良好的吸收性。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无数的微小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当远红外线照射到皮肤上时,水分分子会吸收远红外线的能量,使其产生共振,从而产生热量。
这种热量刺激了皮肤内的微循环系统,使得血液流动加快,养分和氧气的输送更加顺畅。同时,远红外线还可以帮助人体排出废物,如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
因此,当远红外线照射到人体皮肤时,其能量可以被人体皮肤中的水分吸收,从而使皮肤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发挥保健和治疗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远红外线的加热作用并非瞬间的,而是持续的。这是因为远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使皮肤内的水分子保持长时间的振动,从而保持皮肤的温度。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使用远红外线加热设备时,会感到持续的温暖。
总的来说,远红外线在人体内的作用是一种深层次的、持久的加热作用,它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强了人体的新陈代谢,有益于人体的健康。然而,虽然远红外线对人体有益,但过量照射远红外线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在享受远红外线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合理使用,避免过量照射。